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太上感应篇图说40:不炫己长

经文:不炫己长。

【译文】

才高何必冀人知,只合恂恂与世宜。

石受刀锥因孕玉,翠遭网罗为逞仪。

郭公膺福缘多让,韩信戕身在见奇。

班马文章羊杜业,一堆黄土掩埋之。

注:人有所长,即当善藏其用。故圣人不矜不伐,君子若无若虚。才欲见长,便是短处,如龟以智自害,翠以羽自残,石以抱璞而碎质,象以有齿而焚身。物尚如此,况于人乎?每见少年英异之士,漏才扬己,眼中无人,到底只是平常,甚有困顿而死者。盖器量浅薄,自无受福之地也。

案:弘治间,浙江许容能文章,恂恂自处,未尝以才智先人。时学院试士,有友盗其文,考居第一,扬扬得意,逢人自炫,久而忘其所以,在容面前亦作矜张语。众友代为不平,群欲面而讦之,许止之曰:“文之遭际,关乎运之否泰。彼运应居首,与文何涉?且并非吾文,诸君切勿错认。”友闻之,肉袒请罪,且索其窗稿,许仍检佳者与之。是科七题全遇,友得中式,许反落第。友竟不感,许亦不较。后友选山东滕县尹,许适赴北闱,过其地泊船,友出拜客,见许佯为不认。回衙着乡地驱逐浙人,不许容留在境。许原无抽丰之意,一笑而已。到京登第,钦点山东巡按。友无面相见,出文告病谢职。许慰留之,竟不提前事,相待如初。

学问深时意气平,许公有友盗虚声。出文谢职心知愧,相待如初见至诚。

【注释】(1)乡地:乡长、乡保、乡约等地方执役人员统称乡地。

(2)抽丰:指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财物,又叫打秋风

(3)巡按:唐天宝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乐元年(1403)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级虽低(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物件,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实时处理,事权颇重。清初亦有巡按御史,顺治十七年(1660)废。

【译文】

注:人如果有特长,就应当善于收敛,不轻易外露。所以圣人绝不自夸和吹嘘,贤能的君子虚怀若谷,表面上看去很平常。有才能而想极力表现出来,就失去可贵之处。比如乌龟因为有智慧而被人杀害,翠鸟因为美丽的羽毛而被残害,石头因为孕育美玉而被击碎,大象因为象牙而被猎杀。自然之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于人呢?每每见少年英才,才华横溢,天赋异禀,而显露才能,抬高自己,目中无人,到最后还是落得个平平常常,没有很大的建树,甚至有穷困潦倒而死的。这都是器量浅薄,就没有受福之命啊。

案:明孝宗弘治年间,浙江许容,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而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因为自己的才智而目中无人。当时学院里举行考试,有一位同学盗取了他的文章,考了第一名,洋洋得意,逢人就夸耀,时间长了,就忘乎所以,甚至在许容面前也自吹自擂。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为他鸣不平,都想当面揭露他,许容制止了他们,说:“文章的遭遇,关乎时运的好坏。他运气好,该得第一,和文章有什么关系?况且并不是我的文章,大家千万别认错了。”那位同学听后,光着膀子前来向许容认罪,又向他索取文稿,许容仍然挑选几篇比较好的给了他。当年乡试,七道试题,全部遇到,那位同学中举,许容反而没考中。那位同学也不感激,许容也不跟他计较。后来同学被选任为山东滕县县令,许容到京城参加会试,路过滕县,把船停下,同学外出会客,见到许容竟然假装不认识。回到衙门,命令地方小吏驱逐浙江人,不许留在滕县境内。许容本来没有打秋风的意思,一笑了之。到京城,考中进士,钦点为山东巡按御史。同学没有脸面相见,写了篇文告说因病请求辞职。许容劝慰他留下来,根本不提以前的事,还是像初识的时候那样待他。

有诗云:“学问深时意气平,许公有友盗虚声。出文谢职心知愧,相待如初见至诚。”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