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本性法师:忏悔己身诸业障

佛教有句话:忏悔己身诸业障。

是啊,无量劫数以来,我们必定是身负多少业障。否则,怎么会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逆缘频现,经常事与愿违呢!

以前,有位唯美主义的英俊少年,因为业障现前,他必须在美与丑之间作出抉择:

一位奇丑的公主恋上了他,如果他不娶公主,公主的父皇就要强迫他美丽的故人——一位红颜知己嫁给一位奇丑的男子。为了故人,他作出了不情愿的选择。

为此,他很苦恼。有次,他向一老僧请教这苦恼的因缘。老僧告诉他:

300年前,有位唯美主义的英俊少年,他始乱终弃了一位女孩,就因为这女孩经一次火灾事故后变得丑陋。英俊少年还另找了新欢——一位如他所愿的美丽姑娘。被抛弃的女孩,羞辱悲愤,发出重誓:我一定要生生世世投生为奇丑的女人,终有一生一世,非让您娶我不可。300年后,因熟果结了。

佛教认为,业障不忏悔,业果难消。就如这英俊少年300年前造的业,300年后还发生着现行。

因此,有业障,一定要心生愧疚,虔心忏悔。

虽然,忏悔不能消灭业障,但可以让我们渡过业障的苦海。就如,不会游泳的人,虽然不能令大河干涸,但凭舟楫还是能安然地渡过大河一样。

德光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现在根本没有正义可言,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理论嗤之以鼻,觉得都是迷信之说。甚至有些比较偏激的人说:“佛教都是迷信,如果真的有因果报应,为什么佛祖不能让坏人做了坏事立马就得到恶报,好人做了好事立即得到善报呢?这样善恶分明多好啊!”这种说法是对佛教因果业力理论的一种不了解。其实佛教从来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种说法会一下子接受不了,难道这些年来信奉的善恶终有报的理论不对吗?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业”。所谓业者,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简单的说,业就是一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造作”,分为三种:善、恶和无记。普光述《俱舍记》卷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身业;音声之屈曲造作,名为语业;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造作,名为意业。即动作身之思为身业,动起语之思为语业,作动意之思为意业。

《分别善恶报应经》云:“若修善业感可爱果,若造恶业感非爱果;若远离此善不善业,爱非爱果终不可得。”善业,可得可爱果,能拔济众生苦,故名为善;......

圣玄法师:你把观世音菩萨赶跑了吗?

在上大学时,我认识一位做饭很好吃的编辑李黎老师,经常到她的工作室嘉木堂蹭饭,特别是蕨根粉和话梅豆腐泡,是我的最爱。

一向只做素食的她,墙上却挂了一幅水墨画——一位渔夫,担着鱼篓,几只小鱼儿活灵活现,但是困在篓中,怪不可怜的。

我十分不解,为何会有这样这幅画呢?

她却说:“那画的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是渔夫的样子?”

“你只看到了渔夫把鱼放在鱼篓里,其实他正是去放生的!”

再回头看看这幅画,竟觉得此画妙极。往往我只看到表象的一面,就急于下判断,却不知,见到观世音菩萨,也已经当面错过。

说罢,她又跟我讲起鱼篮观音的故事。

唐朝时候,陕西有一个地方叫作金沙滩,那里忽然出现了一位妙龄女子,每天提着篮子盛着粥去喂鱼。

当地的人都倾心于她的美貌,想与她喜结连理,求亲的人快要踏平她家的门槛了。

这位美丽的女子明白了当地人的心思,便想到一个考试,选取优胜者为自己的乘龙快婿。

这个考试是什么呢?谁能一晚上背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谁就胜出。

这里的人原本不信佛,可是听了这个要求,竟然家家都掌灯夜读,第二天竟有二十余人能诵此经。

女子又说了,我一身不能嫁给这么多人,那你们回去读《金刚经》吧,如果能一夜背出来,便可胜......

顶果钦哲法王:没有一个咒语比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更殊胜

在此末法时期,因为人们智力有限、缺乏决心,所以需要以精要的形式来修习佛法。视上师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的虔诚心,配合六字大明咒持诵的修法,正符合此精简的需求。六字大明咒非常容易念诵,也浓缩了所有佛教经典的要义,它是观世音菩萨的心,所带来的加持是无尽的。如果你把它当作主要的修持,那么人、天人、甚至伤人的鬼神,都会善加对待你,你将长寿而无病无殃。在下一世,你会投生到普陀山的极乐净士,或至少生在佛法盛行之地,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完全证悟的佛,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菩萨身。诸佛的本性同一,其悲心的化现便是观世音菩萨。既是诸佛悲心的化现,观世音菩萨也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源,因为慈悲是证悟成佛的最根本,观世音菩萨便是悲心的本尊形相。观世音是佛,观世音是法,观世音是僧;观世音是上师,观世音是本尊,观世音是空行;观世音是法身,观世音是报身,观世音是化身;观世音是阿弥陀佛,观世音是莲师,观世音是圣救度母(AryaTara)。总之,观世音菩萨即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亦如同百川汇流于一座桥下,观世音菩萨是诸佛的总集。接受他的加持,就是接受诸佛的加持;了悟他的本性,就是了悟诸......

许多过失无法当面忏悔,许多过失不好当面忏悔,该怎么办呢?

问:有许多过失已经无法当面忏悔,还有许多过失“不好当面忏悔”,该怎么办呢?

崇慈法师答: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模糊、事态变迁等原因,确实有许多过失已经无法找到被伤害的对方来进行当面忏悔;由于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确实也有许多过失不便于或不好意思当面忏悔;但这些都不应当成为不忏悔的理由。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佛菩萨面前进行真诚恳切的忏悔。只有佛菩萨能够接受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忏悔,也只有佛菩萨的慈悲威德才能够洗涤一切众生的身心垢秽,所以佛菩萨又被尊称为“忏悔功德主”。

惟觉老和尚:利用因果定律为自己制造善缘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如果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有些人听到佛法讲“因果”,认为是消极、迷信。事实上,“因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定律、法则,违背了这个法则,处处都会不如意;有了正确的因果观念,能将正见落实于生活中,世间的乱象自然能够减少。社会上盗窃、勒索的案件为什么层出不穷?正是为非作歹的人缺乏因果观念所致。行窃者不了解别人的成功与财富是经过一番努力所得,不知道自己也要从“因”上去努力,妄想一夕致富,甚至不择手段去巧取豪夺,最终必然落得锒铛入狱、终身桎梏的果报。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成绩不好。不少家长为孩子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或神明加被,希望孩子的学业突飞猛进。家长认为佛、菩萨慈悲,可以满他们的愿,这种想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佛、菩萨确实慈悲,但是佛、菩萨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理,即凡事要从“因”上努力。勤学用功,学业才会进步;若是平常上课不用心,回家后又沉迷于电视、电玩,不温习功课,种下懈怠、放逸的“因”,怎会有好成绩的“果”呢?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律是不变的法则。

因果通三世

有些不信......

如悟法师:忏悔是入道不二法

忏悔是入道不二法

如悟法师/讲

整 理/平凡

佛法传到中国以后,最初是师徒式的教育,师父学什么,徒弟跟着学什么;到了唐末建立丛林制度之后,整个佛教真正在中国生根发展,也因这个制度的建立,佛教网罗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就是今天我们所景仰的祖师大德们。现代的佛学院教育可说是古代丛林的沿袭,这一份用心是相同的,都是希望佛教代有龙象辈出。

丛林人才多不是没缘由的。记得我听老一辈的长老谈他们在大陆的丛林生活,除了要熟悉繁多的规矩及敲打唱念之外,对于解行并重的要求是不放松的,举凡听经闻法,有学有德者讲大座,学僧复讲小座,每天要按时礼佛拜忏,大德们之所以有成就不是没有原因的。

祖师们认为一个初学者一开始会被很多烦恼障、业障、罪障卡住,像现在很多人不肯拜忏、念佛,—昧地认为,能讲几句佛法就很了不起,有人推崇就贡高起来,结果境界一来,马上颠颠倒倒,被习气牵着定。事实上,“事”是须渐修,“理”要藉“事”修而悟。拜忏不是为别人,而是为忏除自己的业障,并由此祈请佛菩萨的加持;诸佛菩萨已成就,发大慈悲力来护持众生修行,这是圣典里所昭示的事实,透过实践也能体会到这份慈悲的加持力,但是现在初学者观浅心浮,不相信业障是可以忏悔的......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所以,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下面分四个问题谈: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因果,又叫业、因、果、报。业: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受果报的)。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却有很大的力量。可以说,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支配的。业就是因。因,就是原因,也叫业因。果,是结果。报,是报应,是回报。缘,就是条件。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佛经偈语早已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亡失,消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的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因,就什么样的福报;有么样的恶因,就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有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业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我们的生命,生从哪里来?死往......

悟妙法师:应如何看待因果报应?

问: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因果报应?

悟妙法师: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世俗现象层面因果不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个人身上是自作自受。胜义中因果也是虚无。

佛说苦集灭道四谛法,总括为轮回和涅槃的两重因果。如果仅仅为了自己今生来世的快乐来行善,也仍是轮回因果的次第相续,仍属于苦谛集谛的轮回因果;如果由道谛(修道的智慧)悟入灭谛(因果等一切万法的缘起空性),方属于清净的修道因果。

所以,首先应了知因果如如不虚,造轮回的业因必招轮回果报,造修道的因必得清净解脱果,才会真正深明因果而修行,而不会堕落于庸俗的轮回求乐的心念里。

道西法师:被观音菩萨引进佛门的僧人

这是我的一位戒兄,体重230斤,一顿早餐就要吃掉3碗稀饭,10个馒头。听起来怪吓人的。受戒时我就想,如果是一个小庙,还真的会被这位老兄给吃穷的。

有一次,无意中,他谈起了他的出家因缘,他说,他是因观音菩萨的因缘。

首先是在俗家的时候,本来生意做得好好的,可不知怎么的,生意就做不动了,最后只好关门歇业。然后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做不成,逼得没有办法,他只好出家了。

出家后,他仍改不了在家的习气,三天两头就要出去打打牙祭,来点猪头肉什么的。用他的话说,他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呢,想吃就吃。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他又出去打牙祭的时候,菜端上来了,他刚一举筷子,夹起一块肉,突然就看见观音菩萨显现在前面的天空上,用手这么一指,他筷子上的肉就变成了一条蛆。他愣了一下,管他三七二十一,塞进嘴里,吧唧吧唧吃了下去,心想,我才不管你呢,我照吃不误。就这样,他还是我行我素。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又一次出去打牙祭的时候,观音菩萨又显现在前面的天空上,用手这么一指,他筷子上的肉就变成了一条长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吃了下去,观音菩萨一闪就不见了。他也就还是老样子,心想,我才不要你管呢,依然是该吃就吃。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