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第六-005

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第六

梦参老和尚主讲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梦参老和尚主讲

福田相品第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布施种种饮食衣服宝饰象马车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骨血肉,国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时,不顾身命,不专为己求于世间出世间乐发心布施,但欲普为一切有情生长大慈大悲芽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善巧方便殊胜智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一切有情安乐事故发心布施,为欲除灭一切有情苦恼事故发心布施,无胜他心,无粗犷心,无嫉妒心,无悭悋心,而行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终不希求自受果报,发心布施,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终不希求独觉乘果发心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发心布施。”

<十善业道品>讲完了,这一品是<福田相品>。十善业道就是身口七支加上贪瞋痴,这是有为的,只说属于声闻乘跟缘觉乘的法。再进一步说,十善业道从人天乘,乃至于到菩萨乘都是具足的,五种修行者所共通的。如果以十善业道法,显示给众生,化度......

发布: admin 分类: 其他 评论: 0 浏览: 0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004

十轮品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

梦参老和尚主讲

“尔时会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植善根,住第十地,具诸菩萨摩诃萨德。即从座起,合掌礼佛,而说颂曰:

功德藏慧海我今问所疑愿慧海垂听为我除疑滞

我等今渴仰德藏胜法味及最上义味举众咸欲闻”

这个偈颂是赞叹佛的功德,“藏慧海”是指着佛说的。佛是含藏一切的功德,含藏一切的智能,像海那么深,像海那么广。他说,“我今问所疑”,我现在有点疑惑,可不可以请问,可不可以请求。“愿慧海垂听”,愿佛怜悯,可以听我说一说。那么就可以为我消除这个疑惑。疑惑就是滞碍,有滞碍就不能前进。把疑惑去除了,我就能修了。

我们与会的大众都渴仰,渴仰什么呢?“德藏胜法味”。“德藏”是称赞佛,称赞世尊是含藏一切的功德,有殊胜的法味,这个法味就是佛说法的时候有一种味道,就像我们饮食的时候,感觉到生起妙味,这是诸法妙味。像你生起欢喜心,生起踊跃心,生起精进心,生起忏悔心,这包含很多,随各人闻法的慧力,以及自己的善根力量。“最上义味”就是闻到法味,闻到最上的第一义谛,这个义是指第一义,谁都想得到这种殊胜的第一义,有智味,而且能得到饱足。闻到法味而饮食受用,那就自己去作!去行!所以,现......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003

序品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

梦参老和尚主讲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

现在我们开始讲《十轮经》正分。这一品的经文,就是地藏菩萨所要讲的十轮;而且是他请示佛,什么是十轮?有众生的十轮,有佛的十轮。佛说的法,是对着众生所作的种种业,我们现在在苦难当中,想求解脱;怎么样才能解脱呢?佛就告诉我们一些方法,每部经都如是。先是菩萨的请求,佛的启示,菩萨再请问,佛又说。只要会中有佛在场的,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地藏菩萨在序分当中赞叹佛,佛也赞叹他,之后,地藏菩萨就从座位起来。请法的时候,要先有个启请的仪式。现在圣者没有了,贤者过去了,就剩下一般的凡夫,泛泛的请法,连个意思都没有表示,只说:“法师!那个怎么解释?”这在过去是不行的;你要问问题,就从你的座位起来,把衣服整理好,“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我们现在这件衣,肩膀部分是偏出来的。为什么每个顶礼,都偏袒右肩呢?因为在没有顶礼之前,有时候气候寒冷,两个肩膀都盖上。等他要请示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衣掩过来,露出膀子,这叫“偏袒右肩”。......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002

《大成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

梦参老和尚主讲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声闻僧。复有菩萨摩诃萨众,谓过数量大菩萨僧。说月藏已。”

这是一段经文。在因缘和合、契理契机的时候,佛说法,说什么法?《月藏经》。我们没有学《大藏经》里的《月藏经》,所以我们不提它。就在这么一个契理契机的时候,世尊在佉罗帝耶山这个处所,这个地方是一些修寂净行的地方。“牟尼”就翻“寂净”。修寂净的仙人在这里,他们所依止修行的住处就是地点。这个时候有很多受了比丘戒的比丘僧,有多少?过数量,用数量不能算计,那不是千万亿兆,比这个数字还多,不知数的。

还有些菩萨摩诃萨,菩萨是觉有情,那些发大心的众生,都是大菩萨,得到成就的,这些也是过数量的。

这部经的当机众是月藏菩萨。讲这部经的时候,是我亲自听闻到的,“如是”是指这一法门,佛所说的这些法,是我亲自听到的。这叫“六成证信序”,有六种证明来成就这个法门,并不是虚假的。“如是”,就是指这个法。“我”,是指阿难自己。在大乘来说就是阿难陀结集的,他说:“我亲自听到的,不是假的。”什么时候听到?

“一时”,凡是佛说法的时间,就是契理契机......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001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

梦参老和尚主讲

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谈一下。

我们学一部经,要如何学好、学会?学了经就要去做,要跟我们自己的身心结合。也要懂得因缘法,因缘具足了,一切事物就成了;因缘不具足,这件事就成不了。我跟诸位道友分别了半年,在这半年当中,我去了很多的地方,例如台北、大陆、美国,这就是“因缘”。“因缘”的涵义,就是我们做任何的事情,一定是有前因的,就看缘是否具足?缘不具足,这件事就成不了!不论任何事物,都不会成就。但是,所有的一切因缘又都是假的,所以说因缘法没有实体。我们也会讲“缘起性空”,这部经对这个问题,讲得很多。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发什么心呢?发一个忏悔心!我听到很多人说:“我虽然对于别的事不了解,可是对自己,我还不了解吗?”我说:“我虽然出家六十多年了,也还是不了解自己!”大家听了可能觉得很奇怪。不但我不了解我自己,恐怕你们诸位,除了圣人和菩萨之外,不了解自己的人太多了!大部份的人都不了解自己,你知道自己过去做的是什么吗?不了解过去的因,现在所受的果,也就不认识。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子的痛苦?为什么......

净空老法师:学佛的人不少,真正修行的人不多

净空老法师:学佛的人不少,真正修行的人不多

1、经论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所以经不能不读,不但要读,要多读;深解义趣,我们才谈得上修。

2、如果经读得不多、解得不够深,你怎么个修法?我们凡夫一起心动念就错,有几个人会想到要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不少,修行的人不多,这话是真的,真正把行为修正的人不多!

3、许多人学佛,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修行!诸位要知道,修行不是在形式上。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之处。念头才起,就要能觉察到,所以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你是凡夫,凡夫哪有不起念头的道理?要是念头不起,你是圣人,你不是凡夫了。

4、凡夫总是妄念纷飞,所以修行第一个是把妄念减少,其次要懂得把妄念修正为正念。起心动念想到自己的利益,这是妄念,我们要把它修正成正念。什么是正念?起心动念想到众生的利益,不想自己,这是正念。佛菩萨念念都是利益众生,没有一念是为了利益自己,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净空法师:节选

1、现在这个世间,说实在的话,民主自由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一生都被别人控制,你的一生都出不了别人的魔掌,受人控制,你哪来的自由?你哪里来的幸福?

2、你贪财,你被财控制;你好色,你被色控制;你争名,你被名控制。条条绳索都牵着你,你以为你自己在动作?全是别人在控制你。

3、真正要自由自主,这些人为的东西全部要放下,这些东西全都是虚妄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4、把财色名利这些东西舍得干干净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种人就真正得救了。

5、如果还贪恋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严重的污染,你怎么能够脱离?这种严重的污染要统统放弃掉,才能恢复自己真心。

6、佛劝我们放下,而且自己做出放下的样子给我们看。佛真是做得很彻底,一生生活,三衣一钵,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7、世间的名闻利养,佛确实一丝毫都不沾惹。他做的样子,就是真实人生,真实人生就是这个样子。

8、真实人生,就是随顺法性,随顺自然,古人所谓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真正得大自在!

9、我们搞错了,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欲望没有止境。殊不知这个欲望不是好东西,全是垃圾,全是毒素,全是染污。

10、佛给我们示现的,生活多简单,三衣一钵。这个......

您是否当面错过了佛菩萨

您是否当面错过了佛菩萨

摘自《净土》杂志,2010第六期。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到香味了?唉!我听了总是替他们感到有些遗憾。老实念佛这四个字做起来有多难啊!对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又有多么大的误解啊!

我们的每一念虔诚持念佛菩萨名号的心和行都在与佛菩萨进行着感应道交,时时刻刻都会得到加持和摄受!为什么要执著那些声、光的幻象呢?我每次都告诉他们,感应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就是令行人的心日日清净,能够时刻的警醒和关照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正念来降服习气,改正言行,内心与身体方面的清净这些都是感应啊!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身边,来敲我们的门,为我们表演苦空无常,给我们讲解人生的真谛,有人听了会有所收获,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于根本就不会醒悟这就是佛菩萨最好的加持。

其实佛菩萨没有舍弃我们任何一个众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当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告诉我们,佛菩萨不单会以金身来示现,也会根据众生的根机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来示现救度。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面前,以应机的、......

发布: admin 分类: 其他 评论: 0 浏览: 0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1、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2、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他老人家自己是念阿弥陀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

3、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这桩事。可见得蕅益大师说这个话,真的是有根据的。

4、有很多人《阿弥陀经》念得滚瓜烂熟,假如碰到一个人问他:“释迦牟尼佛修什么法门成佛的?”他就呆着,不知道!哪里晓得他老人家成佛的法门,就在《弥陀经》这一句,可见得我们天天念经,是有口无心!

5、如果你真正留意到,我相信其他所有宗派法门你都不要修了。为什么?不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方法成佛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方法成佛的。我不修这个方法,我还会修别的方法,不可能的事情!

6、蕅益大师真的对我们有大恩德!他要不跟我们点破,我们怎么能知道?说老实话,《弥陀经》我也念了几十年,也不晓得佛是怎么成佛的,读了大师的要解,这才恍然大悟。

7、等觉菩萨用这个方法成佛,大家相信,如果说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用这个方法也一样能成......

净空法师:念佛不是佛号念得愈多愈好

净空法师:念佛不是佛号念得愈多愈好

你跟诸佛如来有什么差别?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差别在哪里?我们讲,第一个是情执,你放不下,你迷了,情叫迷情,没觉悟!觉悟了,这迷情就转变,就变成智慧。为什么断不掉?你迷得太深、迷得太久,只要这个东西不断,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往生,这是从理上讲。

可是事上讲,情执很深的人,只要你一句佛号功夫得力,你把它压住,它不起作用,这在什么时候?临命终时最后一念,你能伏得住,那恭喜你,你叫带业往生,就是带着你的情执去往生。

另外一个就是烦恼,贪瞋痴慢疑,这烦恼。一个情执,一个烦恼,这两样东西让你在六道里头长劫轮回。轮回是什么?做恶梦!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现在科学家也明白的告诉我们,宇宙之间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全是假的。为什么会现这些问题?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为什么会现这个境界?迷失了本性,本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产生了变化,这一迷,智慧就变成烦恼、变成情执。德行呢?德行就变成造业,造这个善恶业、染净业,这造业了。相好呢?相好就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变质了,不是不起作用,作用变质了。

一念觉悟,他就回归到正觉,回归正觉就是实报土,实报......